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2015房地产20大预测 明年楼市或迎最困难时期

BWCHINESE中文网  2014-11-17 10:06

[摘要]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中国经济简报》将2014年的增长预测下调至7.4%,并预计2015-2016年的GDP平均增速将下降,其中,2016年将降至7.1%。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中国经济简报》将2014年的增长预测下调至7.4%,并预计2015-2016年的GDP平均增速将下降,其中,2016年将降至7.1%。

分析人士认为,7%的增速是不可持续的,在短期内,2015年将会是一个转折点,过了2015年中国经济有可能加速下行。

事实上,每一次中国经济陷入下行周期之时,房地产跟着就由调整转入上行,时间多则2-3年或短则1年半,中央政府通过多轮货币、财政、税收、房地产、投资的政策刺激,让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安全气垫,平稳度过。

过去2003年、2006年、2008年、2011年到2014年如出一辙,即使是经济与政策及政治三大背景不同环境,这五个调整周期本质上就是靠房地产与货币及投资“双驱动”推进中国GDP10%增速,到2011年-2014年的平均增速预计7%-7.5%。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明年楼市可能迎来最困难时期。”

王小广说,楼市下行,政府不会再来一次不负责任的泡沫,那样很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他认为本次房产调整历时至少5-10年,而这期间的房产市场可能会起伏不定,但总体来说是全面下行的。初步预测,包括今年在内的未来三年将是房产市场最困难的时期,会有大部分的中小房地产商面临破产倒闭。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70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无一上涨,除厦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外,其余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下降,创下了历史纪录。分析人士亦表示,最近一年买房的人大部分都亏了。

现在来看,2014年已进入最后两个月,那么2015年房价会跌吗?

近日,著名投行中金公司发布了深度报告,对中国房地产业在2015年的走势进行了详尽的预测,总结出20条重大行业趋势预测结论。

1.未来供给面趋收缩,投资活动趋保守,新开工收缩,2015年供应下降5%。

房企减少拿地、放缓开工节奏等战略收缩已成既定事实,存货积压、现金流紧张、负债率攀升让开发商放慢扩张步伐。

数据显示,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4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6%,降幅比1-8月份缩窄1.4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6781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9月份土地市场需求仍未见明显起色。

针对目前楼市库存量大、消化时间长的问题,任志强此前认为,不是所有的库存都能消化,有些库存可能再过10年也消化不了,比如鄂尔多斯这样没人的地方,库存就一直都消化不了,但在统计中,库存总量会逐渐累积起来。

“从总的库存量的情况看,和今年减少的销售量来看,再加上政府提供的住房销售情况来看,今年至少到7月份为止,我们的总需求并没有下降,而且应该还是在上升的。”

从2011年“十二五”计划开始提出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2年计划签任务书开始建设,2013年下半年就开始大量的进入市场,“这一部分的量是非常大的。现在看,如果按5年计划3600万套,意味着每年要700万套。加上棚改又增加了1200万套。”

任志强提到,在2013年以前,每年开发商建设的房子也就是700多万套,意味着保障性住房等于翻了一倍的供应量,所以才会有大量的库存出现。因为保障性住房要有人住的话就会分流一部分购买能力,也分流一部分消费需求。

2.行业库存去化周期在年底出现改善迹象。

前几年各地热衷于开发房地产,如今,楼市供应速度已快于销售速度,而住房库存也悄然。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160万平方米,与低点时(2012年3月商品房待售面积为30122万平方米)相比,增幅达到86.4%。过去两年多,商品房库存几乎。与2010年年中相比,最近4年来,商品房库存增加了约190%。

截至8月底,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693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22.6%。35个城市新房去化周期为17.5个月。

近几年来市场供应量迅速上升,主要由3个原因所致。首先,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国内释放大量流动性,但由于实体经济不振,大量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了房地产领域。

其次,2011年1月26日,我国推出了调控楼市的“新国八条”,祭出限购和限贷政策,并使得40多个城市开展限购。受此影响,投资房地产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直接购买房产过渡到购买房地产信托等。这些资金又进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成为供给资金。

第三,从2011年开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明显提高,土地出让的速度加快,使得供给端的增长速度很快。

3、资金价格方面,预计2015年实际利率平稳回落,回落速度缓于2012年

根据中金宏观组预测,2015 全年将有两次降息,而CPI 同比增速将滑落至1.4%的低位(2014 年预测:2.0%),意味着实际利率在2015 年将呈现稳步小幅回落趋势,回落速度缓于2012年,而实际利率与房价负相关,预示着2015 年房价平稳。

预计2015年M2增速依然将保持13%的同比增长,新增信贷额达9.5万亿元。按照过往经验,新增信贷的15%-20%将用于按揭贷款投放,加上按揭贷款到期释放出的按揭额度,估计全年新发放按揭贷款将在3.4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4%,将支持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5%至6.91万亿元。

4、2013 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步由住房短缺时代走向升级改善时代,标志性事件是户均1 套房的实现。

自1998年住房制度全面改革以来,中国住房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住宅投资增速明显,住房供给规模快速增加。1998-2013年,中国城镇住宅投资额由4311亿元增加到58951亿元,年均增长19%。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32.9平方米。

在城镇商品住房市场不断发展,居民住房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受益群体持续扩大。

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3100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覆盖面达到12.5%。如果“十二五”期间能顺利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新开工任务,到2015年年底,就可以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5178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城镇家庭保障覆盖面将达到20.4%。

届时中国住房市场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政府在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但未来住房潜在需求将逐年下降,市场重心转为“改善”+“保障”,调控政策也将由2010——2013 年的压制需求转为鼓励住房消费、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

5、土地制度:鼓励旧城改造,严控特大型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或将有改性/城市更新的制度性框架出台。

近年来,相对于土地保有量大的城市,不少土地资源或腹地有限的二三线城市在探寻新区发展的同时,也正在践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

随着之前众多城市旧改项目的经验总结,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旧城改造给城市带来的并不仅是在新容积率下各物业的再组合,而是城市价值的再创造。旧城区在新城市发展趋势下所承载的应该是未来的价值。这些未来的价值,往往通过商业早期传递给市场。

中国国土资源部此前向社会公布《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明确耕地保护优先原则,将重点控制东部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建设用地规模;严禁在流转农地上建设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别墅会所等。

目前,中国土地开发强度总体偏高,建设用地存量大、利用效率低。官方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等。

今后,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除了生活用地及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但是,何谓“生活用地”,是否包括商品房用地;“原则上不再新增供地”如何执行,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悬念。

6、2015 年是房地产投资的“小年”,预计投资增速降速至8%,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0%,以下第7点成其理由。

7、历史上看,房地产投资增速是到位资金来源及行业销售额的滞后指标,2014 年行业到位资金的快速下降将继续拖累房地产投资增速;目前行业可售库存依然在高位,拿地未有明显起色,预期2015 年新开工将继续缩减,从产业逻辑链看,行业投资增速恢复上行需要等待可售库存系统性下降,拿地恢复时点或在2015 年2 季度及以后。

8、按揭贷款支持将有所好转,预计销售额同比增长5%左右,销售面积同比增速3%。行业销售指标的先行指标则是信贷增速,中金宏观组预计2015 年M2 增速依然将保持13%的同比增长,新增信贷额达9.5 万亿元,按照过往经验,新增信贷的15%——20%将用于按揭贷款投放,加上按揭贷款到期释放出的按揭额度,我们估计全年新发放按揭贷款将在3.4 万亿左右,同比增长14%,将支持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5%至6.91 万亿。

9、9大重点城市数据显示,2015 年供需缺口将收窄,预计城市供应同比下降7%,需求同比回暖9%。

10、中小型城市面临高基数,回暖幅度偏弱:而看到中小型城市,比如我们观察的2.5 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中金2.5 线城市定义为,除开40 个一二线城市外、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较好的46 个地级市),近年来逐步进入市场发展的平稳期(类似二线城市的2009——2014 年),限于高基数,我们预期2015 年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涨幅分别为4%和-2%,明显弱于一二线城市8%以上的整体水平。

11、房价预计2015年2季度之后才能回暖,环比调整幅度在5%以内,全年整体较为平稳:过去十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房价与实际利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且居民存款定期化速度(表现为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增速差)则对房价具备一定程度领先关系,我们预计房价在2015 年2 季度之后回暖,预计重点城市2015 年的房价低点环比调整幅度在5%以内。

12、存量住房户均超过1 套,测算空臵率达17.7%,未来需求转向“居住升级”+“旧城改造”。我们测算,城镇家庭共拥有存量房2.6 亿套,6.2 亿间,合计209 亿平米。

13、国际经验看,除非土地供给严格被控制,地产商高利润率不可持续:我们比对其他国家/地区开发商发展经验发现,由于地产开发商行业并未形成核心进入壁垒,除了土地供给严格被控制的城市型经济体(比如香港),开发商开发业务的毛利率均在20%左右波动,而净利润率都在10%以下。

14、进入地产“白银”时代,销售规模见顶、利润率下行、竞争加剧之后,开发商唯有转型,存在布局重划、产业拓展、模式切换三条路径

纵览各国/地区开发商发展历程,可以将开发商的转型之路归结为“布局”、“产业”及“模式”三个维度,展望未来三到五年,我们预期在行业规模增长空间见顶情况下,将迎来开发商转型良机。

15、开发商未来要重点布局“核心,核心还是核心”的前20%一二线城市

基于我们详细数据挖掘结果,40 个一二线城市中,我们仅看好房地产市场饱和度较低、未来仍然具有潜力的前20%的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厦门等城市。

16、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未来主流大开发商将更加倾向于纵向一体化,而中小型公司则实现跨领域多元化。

纵览各个国家、经济体中开发商的发展经验,我们发现,在人口基数较大或者幅员辽阔的国家/经济体中,主流开发商倾向于实现纵向一体化(比如美国1980 年以来发展按揭贷款公司、日本开发商介入建筑行业,提高持有物业比重),坚守住宅开发产业链;而城市型经济体、海岛型经济体,或者是中小型公司则“船小好调头”,更容易实现跨领域多元化(比如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开发商,均在行业增长空间见顶之后,涉入本城市/地区的其他产业发展,比如公共交通、百货、电子产业等等)。

17、达到纵向一体化或者跨领域多元化的主要手段还是并购,未来三到五年是产业并购大发展时代

而同时,美国、中国台湾等经济体,实现纵向一体化、跨领域多元化的主要路径是通过并购,而非自身培育,因此,在行业增长空间见顶情况下,我们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将有更多地产产业内并购案例(类似美国1990-2002 年间),及中小型公司跨行业多元化案例(类似中国台湾地区的1992 年——2002 年)出炉。

据新华社报道做电商、卖粮油、拍电影……时间如果倒转5年,恐怕很难把这些模式与“高大上”的房地产企业联系起来。在市场风向悄然生变的背景下,向来敏锐的房企巨头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丝狭小的空间,新的探索已然拉开序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向高的行业流动是必然趋势。过去十多年里,这个规律在房地产领域表现尤其明显。在高回报的驱使下,各行各业投资者蜂拥而至发电的、挖煤的、卖服装的、做食品的……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眼下,从房地产企业纷纷“放下身段”开拓其他领域的尝试中,不难嗅出这样一丝气息——这个华丽产业终于告别“躺着也能挣钱”的时代了。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直观反映出房地产业的现状,前9个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6%,截至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月增加988万平方米。

200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明确将房地产行业定位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毋庸讳言,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房地产业,为我国宏观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但高度依赖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以及这一行业超乎寻常的高增长高,也越来越凸现一些弊端。比如,房地产业“钱好赚”让一些企业脚踏实地做实业的驱动力减弱,凭借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意识不强;在一些投资者因为房产大幅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更多普通购房者不得不承受房价大幅攀升之痛;特别是我国房地产行业融资结构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其超速发展积聚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因此,告别疯狂,告别暴利,回归理性,方是房地产业应有的常态。

楼市遇冷,倒逼地产商告别“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维,在主业上深耕细作,挖掘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的新房和旧房成交比例超过1∶1,已经告别住房短缺时代,多年来房地产业的大规模投资已形成结构性供给过剩,而目前存量住房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基本公共配套设施有待改善,未来改善型住房需求将会大规模释放。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社会的到来,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细分领域有着不小的发展空间。据报道,今年东北三省将有20万老人奔赴三亚过冬。如何更好地满足类似“候鸟”老人的住房需求,提供更完备的配套设施,房地产企业不妨多下些功夫。

楼市遇冷,也促使房企另辟蹊径,将触角延伸到全新的领域。拥抱互联网成了不少企业共同的选择,比如运用互联网工具拓展自己的业务,牵手旅游网站拓展旅游地产链条,与互联网企业联手卖房。房地产与互联网众筹以及定制的结合,也被视为一种有趣的尝试。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就是更贴近消费者,更注重用户体验,拥抱互联网无疑将给房企注入新的生命力。

近期发布的“201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透露出有意思的信息:马云凭借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上市一举成为新首富,取代了房地产巨头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而曾经在这份榜单上占据优势的房地产大佬,被互联网企业夺去了光彩——后者在前十大富豪中占了半数席位。此消彼长的榜单不仅呈现出房地产业的风光不再,更透过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释放出信号: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社会财富正加速流向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除了互联网,再看房企跨界转型的其他领域,无论医疗、金融,还是材料、影视传媒,都不难看出其力图把握经济转型方向的努力。如此看来,房企的另觅出路,某种程度上传递出一种积极信号:中国经济转型正在步入良性轨道。

楼市已过青春期:房地产应长力量不是长个头

房地产黄金时代已过 拥抱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广西获国际旅游交易会组织奖和展台奖

北部湾多数小区车位吃紧 车位涨租业主叫苦

北海市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财政民生支出占比71%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北海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