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专家评论:央行高密度降息 利率市场化小步试水

上海证券报  2012-07-16 09:26

[摘要] 从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史来看,商业银行利差下降,是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必经的历程。

 

 

从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史来看,商业银行利差下降,是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必经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稳定宏观经济增长的同时,央行最近高密度的两次利率调整,其实也是在着手我国前所未有的利率市场化试验。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源于麦金农与肖的金融抑制理论。其核心思想在于利率管制导致了金融抑制,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将发生扭曲,资金无法得到有效配置。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推进利率市场化要慎之又慎。据世界银行统计研究,在44个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国家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拉美地区等。不仅如此,利率市场化进程会出现反复。以韩国为例,1981年首次实施利率市场化,由于经济形势恶化导致市场利率大幅攀升,1989年韩国停止实施利率市场化;1991年再次实施利率市场化。

存在硬约束的金融机构,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起点。简而言之,硬约束意味着金融机构能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并自负盈亏。在中国现行的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实际上起着隐形担保的情况下,硬约束的金融机构先要建立起现代公司的治理机制,这意味着董事会对管理层有激励约束。中央汇金公司作为国家股权代表,向大型商业银行派驻董事,以进一步强化股权约束。这些年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已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经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这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创造出一个积极正面的经济环境。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在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的县域金融机构。总体看,大多数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内在约束明显增强。

利率定价机制的建设,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在管制利率下,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已确定,资金运用意味着有保护性的利差,所以商业银行没有动力去建设利率定价机制。但在市场化利率下,资金来源和运用成本均不确定,如何定价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理论上,要确定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需要准确的计量商业银行所有业务条线上发生的成本和,在此基础上确定全行的资金成本率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这样可以为商业银行各条线的业务拓展提供业务准入的基准。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有选择性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不是盲目经营。事实上,眼下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都已加强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建设,对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接受与运用程度也明显提高,已开始通过确定资金价格来引导各条线的业务发展。这些都是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的积极举措。

从完全管制利率到逐步放开,现在除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管理和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管理外,其他层次和体系的利率都已经市场化。目前看来,金融机构逐步适应市场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管制利率下,存贷款利差仍然较高且相对稳定,致使商业银行对贷款业务依赖程度过高。虽然部分商业银行正在推进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但因为缺乏外部冲击的推力,利率定价机制难以发挥合理和引导作用,利率定价的随意性和随行入市仍较常见,还没有从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角度调整全行的业务条线和组织架构。因为经营总体较为粗放,全面成本管理还没有计量到具体业务和具体人员。

因此,需要给金融机构经营一个大的外部冲击。上次利率调整,央行历史性地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允许在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之上向上浮动10%。商业银行反应强烈,从第二天挂牌的利率表上,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策略出现了较大差异,维持基准利率者、上浮到顶者、上浮未及顶者、观望并跟进者都有。笔者疑问,这可视作我国利率市场化试验的次练兵。在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同时,贷款利率下限区间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从90%分两次调整至70%,当然也给商业银行贷款经营带来巨大的冲击。按照一年期人民币基准贷款利率6%的7折计算为4.2%,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10%为3.3%,两者的利差仅为0.9%,扣除人工、管理等费用,实际利差将更小。所以,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7折下限,实际上已没有下限,贷款利率几乎已完全市场化了。传统上,商业银行有“垒大户”的倾向。经过了一个月两次调整贷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空间进一步压缩,将直接降低商业银行大户贷款经营,势必迫使商业银行对企业客户类型结构做出积极调整。同时,这也在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逐步适应利率市场化后利差缩小的经营环境。

央行这两次高密度的利率调整,凸显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这两大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考虑到政策改革对经济社会运行具有全面的影响,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逐步试探金融市场的反应,逐步观察金融机构经营的反应,逐步了解利率市场化对微观经济主体经营行为的影响,这不啻于在推行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试验。

 

推荐阅读:

国房景气指数创近14年新低 房产市场继续筑底

楼市低迷致土地收入锐减 六月数据现回暖迹象

中央调控政策频遭地方微调 楼市博弈再度加剧

中央再显抑房价的决心 开发商忧心紧缩性政策

房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商品房销售面积降一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北海房天下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